查理.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之十一:简单的、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
查理.芒格总结说“现实太过痛苦,令人无法承受,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,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。” 这种情况往往是的极端的痛苦,让当事者扭曲现实,基本上是严重的心理病态了。
但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严重,但我们仍表现出明显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定倾向。所以查理说“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毛病,而这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。”
在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能做到承认和接受现实,但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就不会了。比如在股市中也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故事,不承认人自己的失败、不承认自己亏损,就算知道自己买入的是烂公司,眼看着一步步亏损持续扩大,也不会选择卖出或者换股,并抱着股市上涨来弥补亏损或者的翻身的希望。
新浪博客有个博主“长江川流不息”写了以下三段见解。分析的很不错,引用如下。
“沉没成本效应在投资者之间非常普遍,在实际交易当中,人们总是将获利良好的品种卖出,而保留那些亏损的基金或股票,更有甚者,还会对这些不断亏损的基金股票加仓,反复买入想要“挽回损失”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,都有一个虚拟的“心理帐户”,将获利部分计入盈利,认为盈利应该及时落袋为安;而亏损的股票一旦卖出,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损失。”
“不愿面对损失,不肯承认自己投资决策上的失败,在损失面前执行“鸵鸟”策略,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更糟糕。就如同生活中常见的拍错队现象,眼见这队的服务人员非常低效,甚至有可能随时停止服务,却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,于是便没有胆量力气炉灶去排新的队伍,看上去是为了之前的投入不变成损失,但实际上可能损失了更多的时间。”
“而避免这种陷阱最好的方法是自问: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者基金,或者另外给你一笔钱,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最好卖了它。不能仅仅因为已经套住了,为了心理帐户上所谓的“摊低成本”,就进而做出一个“错上加错”的决定。对于一只股票或者一只基金同样如此,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,而且短期内基本面没有改善的迹象,那与其盲目追加,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,不如快刀斩乱麻,接受沉没成本,重新选择标的,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。”
我们无论如何努力,也会犯错误,需要承认错误,并及时行动。就算巴菲特都承认自己的后院会经常有几只癞蛤蟆。投资决策来自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,必须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查理.芒格
我最早遇到这种现象,是在二战期间。当时我们家有位世交的儿子学习成绩非常出色,在体育运动方面也非常有天赋,可惜他乘坐的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失事,再也没有回来。他母亲的头脑十分正常,但她拒绝相信他已经去世。那就是简单的、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。现实太过痛苦,令人无法承受,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,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。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毛病,而这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。这种倾向造成的最极端的后果经常跟爱情、死亡和对化学物质(酒精、毒品等)的依赖有关。
当否认是被用来让死亡更容易接受时,这种行为不会遭到任何批评。在这样的时刻,谁会忍心落井下石呢?但有些人希望在生活中坚持下面这条铁律:“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。”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非常可敬的。
对化学物质的依赖通常会导致道德沦丧,成瘾的人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处境仍然很体面,仍然会有体面的前途。因此,他们在越来越堕落的过程中,会表现得极其不现实,对现实进行极端的否认。在我年轻的时代,弗洛伊德式疗法对逆转化学物质依赖性完全没有效用,但现在酒瘾戒除组织通过造成数种心理倾向一起来对抗酒瘾,能够把戒除率稳定在95%。然而整个治疗过程都很难,很耗费精力,而且50%的成功率也意味着50%的失败率。人们应该避免任何有可能养成化学物质依赖性的行为。由于这种依赖性会造成极大的伤害,所以哪怕只有很少的概率会染上,也应该坚决避免。
荣令睿
但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严重,但我们仍表现出明显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定倾向。所以查理说“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毛病,而这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。”
在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能做到承认和接受现实,但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就不会了。比如在股市中也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故事,不承认人自己的失败、不承认自己亏损,就算知道自己买入的是烂公司,眼看着一步步亏损持续扩大,也不会选择卖出或者换股,并抱着股市上涨来弥补亏损或者的翻身的希望。
新浪博客有个博主“长江川流不息”写了以下三段见解。分析的很不错,引用如下。
“沉没成本效应在投资者之间非常普遍,在实际交易当中,人们总是将获利良好的品种卖出,而保留那些亏损的基金或股票,更有甚者,还会对这些不断亏损的基金股票加仓,反复买入想要“挽回损失”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,都有一个虚拟的“心理帐户”,将获利部分计入盈利,认为盈利应该及时落袋为安;而亏损的股票一旦卖出,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损失。”
“不愿面对损失,不肯承认自己投资决策上的失败,在损失面前执行“鸵鸟”策略,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更糟糕。就如同生活中常见的拍错队现象,眼见这队的服务人员非常低效,甚至有可能随时停止服务,却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,于是便没有胆量力气炉灶去排新的队伍,看上去是为了之前的投入不变成损失,但实际上可能损失了更多的时间。”
“而避免这种陷阱最好的方法是自问: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者基金,或者另外给你一笔钱,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最好卖了它。不能仅仅因为已经套住了,为了心理帐户上所谓的“摊低成本”,就进而做出一个“错上加错”的决定。对于一只股票或者一只基金同样如此,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,而且短期内基本面没有改善的迹象,那与其盲目追加,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,不如快刀斩乱麻,接受沉没成本,重新选择标的,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。”
我们无论如何努力,也会犯错误,需要承认错误,并及时行动。就算巴菲特都承认自己的后院会经常有几只癞蛤蟆。投资决策来自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,必须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查理.芒格
我最早遇到这种现象,是在二战期间。当时我们家有位世交的儿子学习成绩非常出色,在体育运动方面也非常有天赋,可惜他乘坐的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失事,再也没有回来。他母亲的头脑十分正常,但她拒绝相信他已经去世。那就是简单的、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。现实太过痛苦,令人无法承受,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,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。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毛病,而这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。这种倾向造成的最极端的后果经常跟爱情、死亡和对化学物质(酒精、毒品等)的依赖有关。
当否认是被用来让死亡更容易接受时,这种行为不会遭到任何批评。在这样的时刻,谁会忍心落井下石呢?但有些人希望在生活中坚持下面这条铁律:“未必要有希望才能够坚持。”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非常可敬的。
对化学物质的依赖通常会导致道德沦丧,成瘾的人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处境仍然很体面,仍然会有体面的前途。因此,他们在越来越堕落的过程中,会表现得极其不现实,对现实进行极端的否认。在我年轻的时代,弗洛伊德式疗法对逆转化学物质依赖性完全没有效用,但现在酒瘾戒除组织通过造成数种心理倾向一起来对抗酒瘾,能够把戒除率稳定在95%。然而整个治疗过程都很难,很耗费精力,而且50%的成功率也意味着50%的失败率。人们应该避免任何有可能养成化学物质依赖性的行为。由于这种依赖性会造成极大的伤害,所以哪怕只有很少的概率会染上,也应该坚决避免。
荣令睿